“医—药互助”在临床药师培养中的应用与实践
一、前言
临床药学的兴起是医学发展顺应时代要求的结果,药学为了更好地服务于临床工作,临床药师这一职业应运而生。临床药师是对原有药师工作的深入改革,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就有提出临床药师的理念[1],经过几十年不停地研究与实践,结合临床医学的发展,逐步形成了以专业药学对临床用药监管、规范临床医生用药为主的工作内涵,并树立了合理用药为核心的评价标准。21世纪初,卫生部提出我国需要初步建立临床药师制度,把临床药学这一职业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搬上了医学的正式舞台,并在之后提出在全国三甲医院建立临床药师培养基地[2]。临床药师在医学的舞台上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一名合格的临床药师需要经历药学专业本科及以上学历的学习,毕业后还需要经历类似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住院药师规范化培训。可是目前大多的临床药师对于用药知识的理解及对临床用药的监管仅停留在说明书或是比较陈旧的指南的水平,且临床知识较为匮乏,难以将药学理论与临床实际结合,临床治疗疾病,通常需要面对多种可能的影响因素,尤其是在特殊的或是病情重的病人身上,单单依靠一张说明书,可能难以达到较好的治疗效果[3],即便是经验丰富的药师,脱离了临床医生对病情的分析及帮助,可能也难以制定出好的用药方案,临床药师不临床,却能成为政策的制定者,受害的最终是患者。
而临床医生对于所用药品的副作用、药代动力学的把握,也不及药学专业出生的药师,尤其是病情复杂的患者,要想提高治疗的效果,避免更多的副作用,也离不开药师的帮助。对于这个问题,我们科室对于轮转的临床药师,丢弃了传统的教学理念,由我科医生协助临床药师全程深入地管理病人,从疾病的发生、发展、治疗、预后等方面进行深入的教学,并从中汲取经验,达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轮转的临床药师们在我科的轮转中,能理论联系实际,很好地掌握相关的药学知识,在更深入地了解了临床的实际情况后,还对我科室的临床用药及管理病人提出了很多宝贵的建议。
二、一般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选取从2015年至2019年到我科轮转的临床药学学生60人,共计20轮实习学生,使用抽签的方法随机分为A、B2组,A组(30人)采取“医—药互助”理念的教学方法,B组(30人)采取传统“听”“看”为主的传统教学方法。2组学生的性别、年龄、入科技能考试成绩等一般情况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较好的可比性(见表1)。
表1P>0.05组间比较无显著性统计学差异
2.教学方法:A组:采取“医—药互助”的理念教学,入科时对学生进行理论考试,包括临床及药学知识,轮转考试后在老师的带领下单独管理病人,包括收治病人、采集病史、指定治疗方案、手术跟台、用药管理、病程记录、随访预后等方面,管理病人出院后对病人住院用药进行点评,并结合患者病情变化提出相应意见,记录管理病人过程中遇到的问题需要药学部改进或需要临床改进的意见,出科时再次考试,并填写无记名问卷调查。
B组:采取传统“听”“看”为主的传统教学方法。学生入科时对学生进行考试,学生不单独管理病人,由药学部及临床医生对学生共同进行传统理论教学,学生在轮转期间可回药学部同药学老师一起对临床用药进行点评,出科时考试,并填写无记名问卷调查。
3.评价指标:来我科轮转的临床药师入科时及出科时使用我科医师及药学部老师共同出的考题考试,涵盖了临床药师来我科轮转需要掌握的临床知识及药学知识,出科时填写问卷调查。问卷调查的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学习兴趣、学习效率、对临床工作的认知并对临床及药学工作提出意见4个方面,每个项目满分为10分,分为优(10分)、良(8分)、中(6分)、差(4分)4个等级。
4.统计学方法:研究数据应用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学生基础知识和临床技能测试成绩采用()表示,组间相互比较采用t检验,学生对教学满意度调查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三、结果
A、B2组临床药师通过在我科轮转,经过2种教学方法的教学,A组(“医—药互助”理念的教学)同学的出科技能考试成绩明显高于B组(传统教学),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2。
表2 出科时成绩的比较(,分)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