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微量白蛋白有什么临床意义?
(特约作者: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张医生)
我们知道,白蛋白是正常人体血液中存在的一种重要蛋白,由肝脏合成后释放入血,是体内重要的营养物质,同时参与维持血浆渗透压,作为载体运输小分子物质等多方面的功能。其在血浆总蛋白中占60%,是一种带有负电荷的大分子蛋白。一方面由于白蛋白是人体重要的成分,同时也是大分子物质,通常情况下很难通过肾小球基底膜,随尿液排出体外,因而尿中白蛋白含量很低。正常情况下,尿微量白蛋白含量一般<20mg/L。当发现尿微量白蛋白在20-200mg/L范围,尿常规尿蛋白定性显示为阴性(-)或(±)时,就属于微量白蛋白尿。
通常情况下,任何疾病引起肾小球基底膜结构和功能发生异常,通透性升高,白蛋白漏出滤过膜,都会出现尿白蛋白。这些疾病包括糖尿病、高血压、心血管疾病等。而尿微量白蛋白,是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病等的早期肾脏受损的表征,其在诊断早期肾损害方面优于尿常规定性或半定量检查。如果发现微量白蛋白而得不到及时干预,尿蛋白会进一步增加,引起机体低蛋白血症,营养不良,肾脏也会不可逆地向尿毒症期进展。
因此,尿微量白蛋白的测定,有助于发现亚临床状态的血管前期兵线,是糖尿病、高血压、心血管疾病、血管损伤、妊娠子痫前期的敏感指标,对判断疾病发生、发展、预后有重要的参考价值。由于尿微量白蛋白检测灵敏度高,作为上述常见疾病的常规检测,有助发现潜在病变,为疾病的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提供有用的信息及实验室指标。
我们检查时,一旦发现尿微量白蛋白,一定不能忽视,要到相关专科进一步明确有无上述相关疾病,在积极治疗原发病的同时,延缓肾脏的进一步损害,从而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