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问题 探究问题 反思历史
传统观念中,历史学科往往是死记硬背史实的背景、内容、影响。而当前学科改革的重要任务就是在历史教学过程中加强探究与交流,提升学生“叙史”“论史”的能力,重视对历史理解和历史解释能力的培养。即教学充分运用史料设置问题,以核心素养的培养角度形成问题。问题能够调动历史思维,刺激学生的求知欲,有利于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通过调动历史思维解决问题,在解决中提升历史理解和历史解释的能力。
由此,本文拟以华师大版《文献与考古中的夏文化》为例,探索在历史课堂中的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
一、 发现问题
《文献与考古中的夏文化》这一课是中国古代史部分从史前时期到殷商社会过程中的重要阶段,从“天下为公”到“天下为家”,从禅让制到世袭制,我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王朝”逐渐形成。夏当不当称王朝历来是学术界众说纷纭的一个常态问题,而学生基于常识往往认为夏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王朝,本课的标题即已为学生提出了问题。
课程伊始,询问学生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是什么?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中将夏作为我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王朝。进而呈现著名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的一段话:“第一个王朝为商朝(公元前1523~前1028年),兴起于黄河流域北部。那时,中国人已经学会织造丝帛,发明了他们独特的文字系统,掌握了制造美观的陶器和青铜器的技术……继商之后是周朝。”从而引出新课标题“文献与考古中的夏文化”。由此设问,为何他要从商王朝讲起?到底第一个王朝是夏还是商?为什么书本称夏为文化而不是王朝?
通过对立观点,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激发学生学习夏文化历史风貌的兴趣。
二、 探究问题
在引导学生发现问题以后,更重要的是如何让学生体验探究问题的过程。本课例的教学内容主要运用问题式教学,开展四个环节的教学活动。设问强调史料教学,贯彻核心素养,层层设计。
环节一:出示后世文献《礼记·礼运》中有关夏文化的记载。基于史料,进行层层设问,进而归纳总结。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谓大同。
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大人世及以为礼,城郭沟池以为固,礼义以为纪。……是谓小康。
问题一:儒家经典《礼记·礼运》说夏朝建立之前是“大同之世”,夏朝建立后就进入了“小康之世”。那么“大同之世”的社会特征是什么?判断依据是什么?
从“天下为公”“货……不必藏于己”“力……不必为己”可以看出当时是一个“天下为公”的公有制社会。从“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可以看出,大同之世是一个极度和谐的社会。
问题二:试想一下,如此“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外户不闭”的和谐社会采取了怎样的生产资料分配制度?这种制度存在的依据是什么?
材料中描绘的社会着实美好,不免有夸大之嫌,包含了孔子的期望,因此这种和谐社会不完全是真实的。通过上一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了解到,这种分配制度与姜寨遗址类似,依然处于公有制社会。这种存在一定历史依据的公有制社会的出现不仅仅是由于人们思想觉悟高,更深层的原因是由于当时生产力水平非常低下。
问题三:根据材料我们了解到“大同之世”夏朝之前经济上实行了公有制,那么当时政治上又是什么制度呢?部落联盟的首领是如何推举出来的呢?
从“选贤与能”可以看出当时实行的是禅让制,选举那些道德高尚、有才能的人来治理社会。
问题四:由此,我们了解到“大同之世”是一个天下为公,部落首领通过禅让制推举而出的和谐社会。“大同之世”之后是“小康之世”,两者之间有何不同?社会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从“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可以看出与“大同之世”相较,进入“小康之世”之后,人们只敬爱自己的父母,疼爱自己的子女,出力都是为了自己,公有制的社会向私有制转变。因此,我们可以看到“小康之世”,社会已经从公天下变为家天下,所谓家天下不仅指天下属于一家一姓,也指统治者以家庭的形式来统治天下。从“大人世及以为礼”这一句话可以看出,这里的“大人”是指那些天子、诸侯等等贵族,“世”是指父子相传,“及”是指兄弟相传,权力通过父死子继或兄终弟及的方式传承。由此,可以了解天下为家的小康之世已经开始实行私有制,权力的传承由原先的禅让制变成了世袭制。由“大同之世”转向“小康之世”的重要标志就是夏朝的建立。